第(1/3)页
中国历来喜欢饮茶。然而现在喝茶的办法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这种冲泡的茶,暗中符合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天然合一天人感应,返璞归真的饮用方法,对茶叶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
可惜在云省这边,更多的盛产的是粗枝大叶的普洱茶。
这种茶以前主要销往藏区。
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此后,这个名单虽略有出入,但是云南的普洱茶始终没有列入其中。
真正让普洱茶大放异彩的是在若干年之后,耐储存,而且越纯味道越好的普洱茶具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
于是市场上才出现了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甚至上百万一饼的普洱茶饼。
可现在,这东西就是藏区的牧民平时煮酥油茶用的东西。
怎么把这东西推广出去?
陈青峰还真想了不少办法。
说实话,他上学的时候没有用功读书,可这几天他把图书馆能借到的关于茶叶的古籍全都翻遍了。结果还真让他找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宋朝最知名的就是团茶,这种茶的饮用方法更接近于现在日本的抹茶技术。至于所谓的斗茶,在陈青峰理解就像是他在电视上看见过的那些咖啡师在咖啡上作画,专业的说法叫做拉花。
因为抹茶泡沫浓郁,所以才能够在茶汤表面用茶针挑出美妙的画作。
不过,想要把东西推广出去,总要有点噱头。
所以陈青峰打算碰一碰老祖宗留下来的团茶。
虽然说叫小罐茶,但陈青峰仔细的想了想,还是觉得叫小团茶更好。
于是,陈青峰就把印象中的小罐茶大师制,改成了小团茶大师制。
毕竟是在公家单位上班,陈青峰好歹也见识过一些茶叶。
什么生普熟普,他虽然分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也明白,其中其实可以添加一些东西。
第(1/3)页